天际通联无线桥接&覆盖解决方案助力新能源场站智慧工地建设
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发展,光伏发电逐渐成为了一种重要可再生能源。光伏阵列的建设是一个长期且庞大的工程,在大规模建设光伏电站的过程中,如何在短时间内建立一套完整的智能通信系统并保证其安全、高效、稳定的运行一直是一个难题。为应对这一问题,我们提出了光伏电站智慧工地建设方案......
项目需求
在光伏阵列施工场地建设无线传输网络,需对光伏电站整个施工区域进行无死角监控,视频实时传至监控中心同时要做到施工区域500 米内WiFi 全覆盖,满足多人临时办公,保障网络连接的稳定性。选性价比高、易维护、长寿命的无线设备,即插即用,简化安装调试,降低施工难度与成本,复用现有设施。提供成熟标准化方案,可快速定制调整,缩短建设周期。

项目难点
场地复杂:
光伏场站所处区域地理环境复杂,常年遭受大风侵袭,周边风机设备产生的强烈电磁干扰,严重威胁无线信号的稳定性与准确性。
场地面积大:
监控点位分布范围广,东西跨度达7KM,南北纵深达 22KM 。要在如此广袤的区域内实现视频监控与 AP 全覆盖,每一个环节都面临着巨大挑战,堪称举步维艰。
带宽需求高:区域内所有点位需将数据回传至13公里外的中心机房,超长距离传输导致信号衰减问题尤为突出。这对传输设备的传输距离与抗衰减能力提出了近乎苛刻的要求,稍有不慎就会影响数据传输质量。
监控与 AP 同步覆盖:单个视频监控覆盖直径约为500米,而主流厂商 AP 的覆盖面积仅为50-100米。若按此覆盖标准施工,不仅需大幅增加设备与立杆数量,还将延长施工周期,给项目推进带来极大阻碍。

解决方案
在该项目中,天际通联运用仿真软件进行科学规划,精确的指出场地每一个点位的最佳坐标以及方位角,并指导现场施工人员快捷安装。在现场纵向选择两个二级汇聚点,靠近中心区域接收前端视频与无线信号,同时经实地勘察选定地理条件优良的两个一级汇聚点,将信号回传至控制中心。传输链路采用差异化策略,主干链路及地势复杂区域依托点对点传输确保信号稳定,其余点位则采用点对多传输。
在无线覆盖层面,每个立杆部署AP设备可覆盖范围400-500米,实现与视频监控同步覆盖,所有AP统一由中心机房的 AC 进行集中管控,实现无线网络的一体化配置、实时状态监控与便捷固件升级,保证区域内无线信号的稳定覆盖与流畅体验。最终在控制中心,采用了高带宽、远距离的无线设备,与一级汇聚点进行了桥接。这样,场站内部的无线覆盖任务得以顺利完成。
项目价值
传统有线网络部署需大规模铺设光纤、电缆,不仅要开展复杂的挖沟埋线工程,设备与施工成本高昂,而且施工周期常因地理环境、市政规划等因素被迫延长。天际通联无线解决方案凭借科学点位规划,避免大规模土建施工,有效降低人、物成本。
在刚开始施工时,面临无运营商信号覆盖与工期紧张的难题,技术团队利用无线部署的灵活高效,快速完成点位部署、搭建稳定网络,不仅缩短工期,还让智能设备即时启用,显著提升作业效率。
在运维管理上,传统有线网络故障排查难,尤其在复杂工地环境下,定位修复耗时耗力。天际通联无线系统搭载智能 WEB 管理平台,支持远程集中管控,运维人员通过可视化界面可实时监测设备、精准定位并快速处理故障,实现智能化运维升级。
覆盖能力方面,主流厂商 AP 覆盖范围通常在 50 - 100 米,传统覆盖方式需增加设备和杆体数量,难以与视频监控同布。天际通联 AP 覆盖达 400-500 米,与视频监控同步实现全域覆盖,设备数量减少 70%,进一步缩短施工周期。
产品优势
设备可靠性:无线设备搭载军工级元器件,金属铸铝外壳实现 IP68 防尘防水,能在 - 50°~+80° 极端室外环境稳定运行,内置专有抗电磁干扰过滤电路,有效抑制信号干扰,极端环境下运行稳定。平均无故障时间300000小时,基本可以达成10年免维护使用。
高带宽传输:频点选择灵活,可避开干扰频段。最高可达500M净速率带宽,保障监控高清视频流并发传输,杜绝卡顿与网络拥堵。
广域覆盖:本次采用的设备无线AP覆盖范围达400-500米,无线网桥传输距离最远30公里,满足此次超远距离传输的需求。
便捷部署:设备安装简便,快速部署,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
高性价比:实现无线全覆盖,保障业务实时在线;助力安全管控,灵活适配多场景;降低网络建设成本,提升运维管理效率。